<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应急管理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应急局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600731642621U/202208-00065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规范性文件】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印发《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的通知 文号: 亳减灾〔2022〕4号
        发文日期: 2022-08-30 发布日期: 2022-08-30
        【规范性文件】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印发《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30 16:16 信息来源: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减灾救灾委员会

        关于印发《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的通知 

        亳减灾〔20224

         

        各县、区减灾救灾委员会,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减灾救灾委员会

        2022830

        (此件公开发布)

          

         

        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有效防范和应对重特大灾害挑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相继发生低温雨雪冰冻、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地面沉降等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城市安全风险的脆弱性和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162020年,全市共有受灾人口 1666112人、受灾农作物 178093.28公顷、倒损房屋183 间、直接经济损失 88732.67万元。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稳步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与“十二五”时期相比,我市防灾减灾工作各项指标年下降,全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县(区)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调整,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属地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灾害管理体制,以应急预案为统领的灾害应急响应、灾情会商、信息共享、社会动员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市、县(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优势,不断增强减灾救灾委统筹协调能力,减灾救灾委作用不断加强,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健全。

        二是自然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加强,综合防范能力明显提高。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实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气象灾害、湖河水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空气污染等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备。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气象水文设施、地质灾害隐患整治、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设防水平大幅提升。水、电、气、通信、交通、物流等生命线保障系统基本覆盖防灾避险区域。“十三五”期间,已建成各类气象监测设施289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 5.5公里。全面提高我市抗震设防等级,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的建筑全部按照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防震减灾助理员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设立56个宏观观测点,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有效运转。成功应对了温比亚利奇马台风和2020年汛期较大雨情2019年旱情影响。风险评估调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防汛抗旱等防治体系逐年加强。

        三是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壮大,灾害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时期,全市灾害信息报送、共享更加及时,综合监测预警、重大风险研判、灾情会商、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初步建立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社会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体系。消防救援、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全市应急防汛救灾物资储备能力不断加强,全市有防汛物资26类,折合价值约946万元。全市共储备救灾物资20多类,折合价值约850万元,--乡三级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立,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四是宣传教育形式更加多样,防灾减灾意识全面加强。“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范围持续扩大,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社会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提升,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建设,全市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科普示范学校38 所(其中省级示范学校15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有序推进,全市共有谯城区观堂镇双合社区等40个社区(村)获得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创建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全市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灾害综合风险更加突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处于风险易发期,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待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灾害信息共享仍有不足,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

        基础设施设防水平有待提升。交通、水利、农业、通信、电力等领域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危房抗震能力弱,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不到位,“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仍然存在。

        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尚未建设,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灾害监测台网建设仍需优化,遥感卫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仍需加强,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

        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不足。市级防灾减灾中心尚未成立,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不够健全,具有风险科学、减灾工程、应急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短缺。自然灾害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社会应急力量素质能力亟待提升。

        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重救灾、轻减灾”的倾向仍比较普遍,“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尚未完全落到实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安全应急教育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公共安全意识和逃生避险及自救互救能力总体薄弱。

        (三)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有效推动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压紧压实责任,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加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水平全面提升,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社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日益关注、安全风险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需求日益提升,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内生动力。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加快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凝聚了强大合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把握灾害形成和发生演变的机理规律,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协同,有效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科技赋能、精准应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新体系,努力实现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精准、抢险救援高效、恢复重建有序。

        坚持依法管理、社会共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规划目标

        构建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保障能力,全方位提升安全城市保障能力。到2025年初步实现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保障能力的现代化,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不高于年平均GDP1%,年均每百万人因自然灾害死亡率控制在0.4以下,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得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和综合协调职能更加明确,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与决策部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专项防灾减灾救灾政策法规和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防御体系更加健全。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台网稳定运行,实施市县地震监测台站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监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不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避灾安置系统、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和城区防洪排涝工程、防灾避难场所、疏散通道,提升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服务设施的设防水平。

        各类灾害应急保障水平显着提高。灾害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社会力量、资源的统筹能力和应急指挥的决策水平大幅度提升,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危化品管控、安全事故监管,风险动态长效机制更加健全,应急救援救灾水平明显提升,多灾种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形成,灾害应对处置能力逐年提高。

        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市力争创建6所以上省级和10所以上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持久推进,力争创建40个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城乡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多灾易灾镇、村设置灾害信息员AB岗。逐步落实大灾保险制度,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更加规范有序。

        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教育培训率显着提升。“十四五”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人员、防汛抗旱从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逐级组织开展县区、乡镇、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灾害信息员参训率达100%。城乡居民接受防灾减灾知识咨询培训,受益居民不低于60万人次。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

        1.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部门优势互补、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无缝衔接的统分结合管理模式,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自然灾害防治综合指挥协调机构,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建立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深入分析查找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机理、致灾原因等特点规律,评估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成效,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防治措施和工作建议。健全完善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预案衔接和军地联合演练,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需求对接、联动指挥、行动协同,形成应急救援合力。强化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协作机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中,统筹构建区域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物资保障、联合应急救援等体系,提高灾害联防联控和协同响应能力。

        2.贯彻自然灾害法律法规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积极贯彻落实自然灾害防治法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和措施,强化动态管理,着力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预案演练、评估和管理制度,不定期开展重大自然灾害行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

        3.不断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

        继续推进完善各类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应急、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统计、发展改革、气象、地震等单位的灾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统一的灾害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致灾因子、承灾体、救援救灾力量资源等信息及时共享。建立完善预报预警、灾情会商、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加强灾害趋势和灾情研判,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宽人员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志愿者、基层各类信息速报员等作用。

        健全重特大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统一做好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强化信息公开,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4.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行为准则,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和信息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和服务特长的社会组织,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慈善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抚慰、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推进巨灾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巨灾保险制度。推进完善农业保险、森林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培训教育,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季节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风险,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

        (二)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

        1.有效提升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

        全面完成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修订地震、洪水、气象、地质、森林和草原火灾等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

        加强灾害风险监测空间技术应用,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加快灾害地面监测站网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5G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监测体系,升级改造感知设备,持续提升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林草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力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系统平台资源优化共享,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重大风险早期精准识别、灾害风险评估和综合研判。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运用政务新媒体等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

        2.有效提升工程防御灾害能力

        强化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源头治理。大力提高城乡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城市重要建筑、基础设施系统及社区抗震韧性评价及加固改造,提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容灾备灾水平。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区管理,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林草生物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物灾害防治水平。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雨量调节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居民搬迁避让;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试点,持续推进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强化活动断层探测和城市活动断层强震危险性评估。实施全市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等,补齐防洪突出短板。推进重大水源和引调水骨干工程建设,加快中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提高抗旱供水水源保障能力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市级和县级城市、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的防洪排涝体系;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补齐短板,有效缓解积水内涝现象。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改造、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工程。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应急避难场所,逐步提升避灾防灾能力。

        3.有效提升应急抢险救援救灾能力

        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区位互补、行动快速、救援高效的原则,建立完善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专业应急队伍为骨干力量,基层应急队伍为第一时间先期处置的重要力量,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针对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雪灾和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按照就近调配、快速出动、有序救援的要求,布局应急救援力量,完善指挥体系,强化先进适用装备配备等关键保障,提升快速精准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推动市、县应急指挥部建设,建立指挥部指挥机制,建设智能化应急指挥平台,建强专业指挥与支持团队,打造专业化指挥员和专家队伍,建成上下贯通的应急指挥部体系和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指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一体化。进一步健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灾害应急救助、过渡期救助、倒损民房恢复重建、旱灾和冬春生活救助等政策,提高灾害救助水平。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科学规划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在多灾易灾地区推广基层避灾点等综合减灾设施建设。

        4.有效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紧急配送和监管体系,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范围,做好储备资金预算,落实分级储备责任,科学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制定应急物资产能储备目录清单,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加强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应急物资。综合考虑区域灾害特点、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实际等,遵循就近存储、调运迅速、保障有力的原则,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应急物资管理大数据应用,建立救灾物资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费用管理、来往账款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到2025年实现县级以上储备的各类应急物资实时监测、快速调拨、全程追溯。

        5.有效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

        结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等战略实施,完善“县指导、乡为主、村服务”的城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发展。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组建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加强村(社区)应急管理力量建设,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责任清单。乡镇(街道)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组建“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加强防范,提高第一时间处置灾害事故能力,强化基层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深入组织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大力推广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健全社区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预案质量,鼓励引导应急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四、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在优化整合现有防灾减灾救灾资源基础上,突出解决应对重特大灾害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抢险救援、应急综合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能力提升方面实施9项重点工程,着力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调查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要素,突出洪水、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查明区域减灾能力;根据国家统一开发的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评估与制图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编制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通过调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市委、市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专栏1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建设

        1.组织开展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2.建立全市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3.编制市、县区级1:10万和1:5万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

        (二)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省应急厅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创建市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以自然灾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应急救援、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普查等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需求为牵引,建设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推动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智能化技术体系创新发展。研究建立灾害综合风险调查与评估方法,形成灾害风险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评估、物资配置与调度等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形成面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应急救援救灾决策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灾种全过程评估的数据和技术支撑能力。

        专栏2  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1.依托省应急厅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创建市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2.推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资源汇聚交互,开展常态和非常态下各类自然灾害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评估、物资配置与调度。

        (三)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共训、共练、共战机制,加强日常联合培训,做好互补共进。在水旱灾害常发地区、重点流域,依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村民、农技人员和相关单位人员等,整合完善已组建的防汛抗旱队伍,按照专业化、规范化要求,着力构建紧密型、联动型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的多层次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体系。建设完善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加强专业救援装备配备,强化实训演练。建立与亳州军分区、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的协同机制,加强区域性应急联动,提升区域性地震现场应急救援队伍跨区域应急协同能力。依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责任人等组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依托现有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队伍和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救援装备储运和训练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培训教育和实战演练,拓展水上搜救、电力保障、道路抢险、通信保障等救援功能,持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

        专栏3 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第三方力量为保障的多层次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体系。

        2.加强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强化实训演练,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应急协同机制。

        3. 加强其他重点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拓展水上搜救、电力保障、道路抢险、通信保障等救援功能。

        (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方式,统筹推进分级管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市级和县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推进市-县-乡人民政府储备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留有安全冗余。特别是加快推进基层备灾点建设,加强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在灾害事故高风险地区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示范推广。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元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应急救灾物资全程监管、统一调拨、动态追溯、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等多环节、全链条畅通。

        专栏4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1.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方式,统筹推进分级管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市级和县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

        2.推进市-县-乡人民政府储备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留有安全冗余。

        3.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应急救灾物资入库、存储、出库、运输和分发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五)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力量建设

        组建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救灾减灾中心,明确其作为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市应急局自然灾害专业技术服务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与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业务工作相衔接。科学设定中心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中心主要承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灾情信息服务、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调查评估、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建设、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救灾募捐、救灾物资储运等职能,为自然灾害现场处置提供技术支持等,为党委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科学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

        专栏5  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力量建设

        加强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救灾减灾中心建设,明确职能定位,与省应急厅救灾减灾中心业务工作相衔接,科学设定中心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发挥其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职能。

        (六)防灾减灾救灾宣教基地工程建设

        依托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和市消防救援培训基地,通过提升改造,建立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性宣传教育、救援演练及培训基地,推动院校、政企合作,把防灾减灾救灾培训基地打造成宣传教育、科普活动、展览体验、演练实训、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的共享交流平台。并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发防灾减灾救灾科普读物和学习教材,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专栏6 防灾减灾救灾宣教研基地工程建设

        1.建立365bet开户官网_365bet体育网站_Bet—288365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性宣传教育、救援演练及多方面人才需求培训基地。

        2.打造成宣传教育、科普活动、展览体验、演练实训、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的共享交流平台。

        (七)自然灾害保险建设

        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灾减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防灾防损协作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住房保险制度,补齐农村保险工作短板,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民自愿参加、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研究建立政府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共同建立打造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专栏7 自然灾害保险建设

        1.进一步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合理提高理赔标准,积极争取扩大实施范围。

        2.研究建立政府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共同建立大灾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八)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工程建设

        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科学规划并高标准建设。推动防灾公园、高层建筑、停车场、地下空间等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结合区域和城乡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在每个县、区建设若干能够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多灾种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治安维护等功能的综合应急避灾场所。结合村(社区)人口规划和灾害隐患特征,进一步推动村(社区)规范化避难场所建设,打造强韧性避难场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可视化治理,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管理与评估,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能力,将应急避难场所打造成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的综合服务场所。

        专栏8 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工程建设

        1.推动开展防灾公园、高层建筑、停车场、地下空间等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规范。

        2.在每个县、区建设若干能够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多灾种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治安维护等功能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

        3.结合村(社区)人口规划和灾害隐患特征,进一步推动村(社区)规范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打造强韧性应急避难场所。

        4.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可视化治理。

        (九)全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

        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为基础,对全市地震易发区内城镇老旧住宅、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农村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利设施、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区域内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城镇老旧住宅、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农村民居抗震加固。开展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利设施、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的抗震隐患排查并开展针对性的加固工作。力争到2035年,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大幅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切实增强全市房屋设施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专栏9  全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

        1.对全市地震易发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

        2.开展抗震不足的场所设施加固工程建设。

        3.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大幅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切实增强全市房屋设施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法落实防灾减灾工作责任。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实施本规划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任务。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的防灾减灾规划或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和阶段目标,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责任主体,优化人员结构,改善工作条件,确保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部门协同

        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整合资源,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规划实施协同配合机制,统筹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投入机制

        拓宽资金筹措投入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分级分类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做好防灾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科普宣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经费保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推动规划相关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四)落实考核评估

        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管理和监测评估,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编写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展情况报告,切实保障规划成效。建立奖惩机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对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通报。